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指导思想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2.2 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2.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2.4 其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警信息
3.2 预防预警行动
3.3 预警支持系统
3.4 预警响应衔接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4.2 一级应急响应
4.3 二级应急响应
4.4 三级应急响应
4.5 四级应急响应
4.6 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
4.7 信息报送和处理
4.8 指挥和调度
4.9 抢险救灾
4.10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4.11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4.12 信息发布
4.13 应急终止
5 应急保障
5.1 通信与信息保障
5.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5.3 技术保障
5.4 宣传
5.5 培训和演练
6 善后工作
6.1 救灾
6.2 防汛抗旱物资补充
6.3 水毁工程修复
6.4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
6.5 灾后重建
6.6 工作评价与灾害评估
7 附则
7.1 名词术语定义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7.3 国际沟通与协作
7.4 奖励与责任追究
7.5 预案解释部门
7.6 预案实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