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4日8时,车间根据生产部安排,按照回收料处理工艺(主要成分为 3,3-二硫代二丙酸,3-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聚合物,通过还原水解转化为3-巯基丙酸),将约2071kg回收 料投入到已加2000kg水的加成9#釜中。车间主任梁丽祥根据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常永飞要求工艺控制要求滴加 液碱控制PH值为12-13,同时加入锌粉130kg,本批在滴加过程中液碱用量比前面3批的液碱平均量约多用 300kg(由于3,3二硫代二丙酸的含水量差别较大,每批的液碱用量不同)。当班操作工张梅芳、毛国芹进行滴加液碱、控制PH操作。18时10分开始加入液碱,复核时加入液碱1329kg,当班操作工检测PH值为12- 13,车间主任梁丽祥将情况汇报给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常永飞,得到指示继续搅拌,监测PH值,等候下一步处 理。期间多次监测PH值为12-13。 2022年5月6日8时,车间主任梁丽祥接到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常永飞指示,可以继续生产。因回收料不能 完全反应回收,车间主任梁丽祥根据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常永飞的指令,安排班长张羽11时30分至12时35分加 入锌粉160kg,12时35分至16时40分升温至80℃,16时40分至22时40分在80-85℃反应6小时,开始开循环水 降温。 2022年5月7日3时50分降温至30℃左右停机,下午过滤至酸化1#釜。 2022年5月7日公司夜班生产正常运行,一车间酸化1#釜为回收料,在22时10分左右开始滴加盐酸酸化, 滴加流量约1000L/小时(流量计显示),温度控制在10-20℃。 22时20分,当班操作工姚芙蓉发现酸化1号釜PH值检测孔处冒烟较大,酸化1号釜PH值检测孔处的用来密 闭的胶塞有跳动。 22时25分,酸化1号釜胶塞剧烈浮动。泄露事故发生。